馬偕 George Leslie Mackay1844~1901
生平
- 漢名:偕叡理,1867 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,之後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,1880 年獲頒皇后學院榮譽神學博士(Honorary Doctor of Divinity)。西方歷史學者用:「寧願燒盡,不願朽壞」來讚賞馬偕。1871 年馬偕至東方傳教,1872 年3 月9 日於滬尾開始傳教,學習臺灣話,並四處旅行傳播福音。1878 年結婚生子,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,繼續投入宣教臺灣的教育工作,人稱「小馬偕」。日治時期臺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恩。
教育理念
- 馬偕西式教育改變了臺灣對民間、信仰、思想觀念、生活習性與教育界的對待態度。
- 使用西方創新的教學方式- 實習,使學生更能體會待人處世的道理,學會體會關懷他人,讓學習更貼近生活,所學更接近人道社會。
- 馬偕的教育方式是活潑的,擅用各種方式培訓學生,訓練成為講道流利、巧於辯論的人,讓學生心思、心智受磨練。
事蹟
- 馬偕設立的滬尾偕醫館、理學堂大書院、淡水女學堂,是北臺灣現代文明傳入的據點。
- 1879 年,建立北臺灣最初現代醫院,1912 年名為「馬偕紀念醫院」。
- 1882 年,興建「理學堂大書院」定名「牛津學堂」今為「淡江中學」。1964 年創辦「淡水工商專科學校」。
- 1883 年,創設「女學堂」,後為「淡水高等女學校」。
- 馬偕藉教會力量,提供一個學習的殿堂,在日據時代,提供臺籍青年平等入學機會,培育了不少精英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