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
佛洛依德 Sigmund Freud1856~1939

生平

  1. 出生在奧地利的猶太人家庭,雖然家中經濟不佳,但自幼即受到雙親特別的關注,尤其是在智力的培養上更是付出許多。後來因在生涯與求學上受限於猶太人的身分,而選定往醫學發展,此後開始致力於建立與發展心理分析理論。步入中年後,佛洛依德開始出現一些對死亡的恐懼與身心失調的情形,於是他更投入在自我分析的工作上,包括夢的解析、回顧童年記憶等方式,之後更進一步在維也納創立了精神分析學會。

教育理念

  1. 認為人的行為表現是由本我、自我與超我的人格動力所組成,且重視潛意識動機。
  2. 認為本能包括生之本能與死之本能;其中性的慾力被納入生之本能的概念,而死之本能大多用來解釋攻擊的驅力。性與攻擊之驅力都是決定人類行為的因素。
  3. 提出焦慮及防衛作用。
  4. 將人格的發展分為口腔期、肛門期、性器期、潛伏期及兩性期。
  5. 強調幼年經驗對人格發展的影響。

事蹟

  1. 1899 年出版《夢的解析》一書,將夢視為通往潛意識的道路,在心理分析上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
  2. 身為心理分析的創立者,佛洛依德卻難以容忍與其見解相左的學術同僚,而出現如阿爾弗雷德·阿德勒(Alfred Adler)、榮格(Carl Gustav Jung) 等原先接受精神分析理論的學者陸續與其分道揚鑣,另創學說。
  3. 促進後來心理學、精神病學與其他領域的發展。

館藏相關著作